首页 > 新闻动态

学术读书会|成长本就是一场与自我和解的旅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发稿时间:2021-05-12

也许在某一个阳光灿烂的假日,也许是一个暴雨后的工作日,明明生活按着正常的轨迹在运行,但你就是突然陷入一段爆发式的消极情绪中,没有什么征兆,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事无成,充满怀疑,突然陷入悲伤情绪中无法自拔,就如同这本书的主角——蛤蟆先生,那么不妨读读英国经典心理咨询入门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在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的自卑、软弱、爱炫耀的性格以及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未来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成大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本书讲述了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三种自我状态,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他们,无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割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儿童有天生的基本情感,他们充满快乐和深情,同时经常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愤怒,碰到了小狗死亡又容易悲伤,还会恐惧怕鬼,他们的情感丰富且外露。在儿童时期,他们不能有意识地用逻辑去想明白怎样与父母相处,但他们会从经验中学习,习得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这意味着每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他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的初始状况,这些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我们在与父母的生活过程中,会从父母那里习得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并借此来判断生活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会像一位法官一样,拿着这些标准去审判别人或自己,就像一位十分严苛的老师。本书中的獾就是处在“父母自我状态”中的典型人物,他 “爱批评”、“易怒”、“严厉”、“挑剔”。

当我们处在“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的时候,会像儿童或父母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凭借以往的惯性和习得的经验,我们就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好像在演戏一样。在这两种自我状态下,人们会条件反射地做出行为和情绪反应,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是一种机械的重复。 

苍鹭通过多达10次的心理咨询帮助蛤蟆先生打破童年情绪的高墙围困,找到“成人自我状态”,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行事,能够自主计划、考虑、决定和行动。只有处在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自己所用,既不再被脑子里父母的声音所驱使,摆脱“父母自我状态”的束缚,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围困,推翻“儿童自我状态”的高墙,能基于事实来行事。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尊重自己,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找到“成人自我状态”,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情商。文中提到的情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对内延至内心,一个对外散至他人。首先是对内,即拥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理性地管控自我的情绪,于悲伤中振作,于冲动时克制,从而避免轻率不妥的决定与行为。然后是对外,即辨识他人的感受,也可称之为“共情”,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程度上的感同身受。人是独立性与共生性的结合,我们无法独善其身“成为一座孤岛”。在社交与工作上,我们需要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所以对于对方的情感,我们要给予真挚的理解和回应,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更代表着心理成熟和自我接纳,也意味着我们从独立走向共生。

在了解了三种自我状态之后,我们可以试着去思考书中提到的这两个问题:“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这里的好与不好,既是独立的,又是相对的,我们需要在客观与主观之间平衡,找到一个最能描述我们生活的选择。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四种答案,这四种答案就组成了我们的“人生坐标”。

结合图片和三种自我状态,不难发现,三种相对积极的答案分别对应一种状态,即:“我不好,你好”——弱势的“儿童自我状态”;“我好,你不好”­——­­强势的“父母自我状态”;“我好,你也好”——理想的“成人自我状态”;“我不好,你好”的这类人,往往被消极力量左右,是最有可能陷入抑郁的人群。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自己要好,属于低自尊人群。他们通常觉得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会不由自主地竭尽所能记住那些悲伤的事情,而忽略了生活的美好。“我好,你不好”的人群,他们总在怪罪别人,用这种方式将自己内在的情绪投射到别人身上,从而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他人。“我好,你也好”,应该是面对人生最为理想的态度。他们能够理智地分析自己和他人,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着积极阳光的正能量。

选择人生坐标的哪一个象限,也就意味着我们会以哪种态度面对生活。而“对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形成的,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中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而这些态度和观点,就变成了我们存在的底层结构。自此,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坚持自己过去的信念,无意识地控制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预言”会成真,即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自证预言”。书中蛤蟆先生的遭遇,其实是他与别人共谋的一场“可怜的弱小的我”的游戏,每一次他都能全心投入,卖力演绎,最终赢了游戏,却输掉了自己。

书中的“蛤蟆先生”,其实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三种自我状态共同构成了真实、鲜活的我们,但如何平衡三者的关系,让情绪化、苛责化的一面占比少一点,使我们的人生在多数时间里处于“成人自我状态”,跳出“自证预言”的牢笼,用发自内心的信念来主宰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难免经历低谷,失去信心和希望。我们要正视这些情绪,与自我达成和解,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和压抑。当你失落茫然的时候,可以拿起这本智慧而温暖的小书,它会戳中你、治愈你、改变你,帮助你走出黑夜,迎来光明,赋予你成长的无限力量。

“我们都是迷路的孩子,用一辈子在自己的森林里寻找出口。”希望彼时还在森林里摸索的我们,都能如期找到出口……

文案:心协学术部 陈露 丁元雅 孔金莉

排版:心协宣传部 李倩如

审核:刘梦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终解释权归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所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