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恋爱观是人生观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对爱情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尚处于青春阶段的大学生,虽然性器官已经成熟,但是性意识却依旧非常懵懂。同学们在校园里共同学习和生活,朝夕相处,来往密切,很容易萌生好感,所以大学阶段自然而然成为了青年人恋爱的“活跃阶段”。但是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履历的现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都有待完善,恋爱态度可能表现比较不稳定,失恋、情侣冲突,甚至是意外怀孕、感染性传播疾病等情况都可能会发生,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危机事件。
1、大学生恋爱与性现状
根据一项调查现实,在海南省3所高校的1 294名大学生中,有恋爱经验的比例为58.66%,其中男生为66.93%,女生为50.97%。大多数学生都抱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希望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产生美好的恋情。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待性的态度也有着较为明显的转变。1997—1998年的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显示,有40.5%的学生表示反对性解放,76.5%的学生认为对婚前性行为应慎重为好。但在近年的调查中,只有2.86%的学生表示反对大学生发生性行为。另一项调查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的平均年龄男性为18岁左右,女性为19岁左右,性行为年龄呈现出低龄化的态势。与此同时,调查中也显示,虽然大学生对性有一定的责任意识,但依然有约1/4的同学不了解或不在意性行为前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2、家长和大学生的恋爱与性问题
尽管恋爱与性方面的议题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之一,但大部分家长和孩子之间却很少会对这些方面进行交流沟通。
根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超过80%的大大学生和父母从未或很少交流恋爱与性方面话题,交流少的主要原因包括父母没有主动提过、父母回避敷衍以及恋爱观不合等。而在性方面,九成左右的大学生的性知识来自于网络,其次是朋友,很少一部分是通过父母或家人得知。总体来看,亲子之间有关恋爱与性方面的交流较少。
许多父母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孩子面前会避免谈论性,进行性教育,导致孩子没有正确的性知识和性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尽管家庭的一些教育功能已经被教育机构所取代,但家庭的教育仍然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亲子之间关于性话题的沟通与教育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婚恋与性相关态度,决定和行为的发展。
和家长说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恋爱问题呢?
首先,家长们需要知道,恋爱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正常切普遍的现象,应该保持尊重、理解和抱持的态度。但一方面可能有很多家长因为不知该如何应对,索性放任不管,另一方面也会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年纪还小”,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感情问题。但大学阶段是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学会异性交往和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阶段。并且大学生离家上学后,恋爱关系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情感支持,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对待恋爱与性的问题,仅有尊重是远远不够的。家长作为过来人,适当的时候可以提供建议,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具体来说,在大学生恋爱与性方面,家长可以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1.孩子暂时还未恋爱的情况
如果孩子已经身处大学高年级或研究生阶段,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男(女)朋友的同学,家长不要表现得过分担心。爱情是讲究缘分的,来得早或晚并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要让孩子拥有正确的爱情观。所以,对待那些没有恋爱的孩子,家长要多些耐心与理解,多些等待和希望。如果家长经常询问与催促,就会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这将在无形中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不利于他们学会恋爱和成长。
2.满意孩子的恋爱对象
当家长对孩子的“意中人”不满意时,家长应当抱着尊重和理解的态度,耐心地和孩子沟通。沟通的目的不是要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见,而是让孩子对父母的想法有更多的理解,对爱情有更多的认识,让孩子的选择更加理性。武断地阻碍、强行地拆撒,或许可以达到目的,但是,这更可能毁掉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
3.孩子失恋的情况
有的孩子认真地投入恋爱中,希望恋情能天长地久,可是交往一段时间后却分手了。对于失恋的孩子,家长应该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与理解,给予更多的陪伴与交流。而不要简单地批评说“当初我就不同意你们交往,现在吃苦头了吧"等挖苦孩子的话。有时候失恋也是一种成长,孩子经历过后会更加清楚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对爱情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作为家长可以首先安抚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倾听孩子内心悲伤或愤怒的感受,同时也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失恋,讨论在这段关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性方面的问题
在恋爱过程中双方产生性方面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由于大学生可能普遍没有接受很正式的性教育,许多大学生在遇到性有关的问题时会不知道怎么应对,甚至出现性行为或心理上的偏差。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性健康教育引起重视。尤其是如果孩子有准备或者已经进入一段恋爱关系,父母应该在这些方面予以正确的引导。不能是简单的允许或禁止,而应该教给孩子正确的性健康的知识,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预防疾病和伤害、自主负责任的决定自己的性行为。家长可以阅读一些性教育相关的书籍,学习一些正确教育的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了解必要的性知识。
书籍推荐
1.《亲密关系(第6版)》,罗兰·米勒著, 王伟平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从尿布到约会—— 家长指南之养育性健康的青少年》,黛布拉·W.哈夫纳著,望秀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家庭性教育16讲》,方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杨丽萍,谭钦月,肖英伦,周美秀,郑雅莉,饶朗毓.(2020).大学生恋爱态度和性心理健康调查.中国公共卫生,6(01),120-122.
[2]刘影春,王云,李芳 & 林婧媛.(2012).大学生恋爱性行为调查与分析. 教育学术月刊(02),31-34.
[3]爱,从填空到自我表达——大学生与父母关于性与情感方面的交流情况的调查,https://mp.weixin.qq.com/s/DWM20Pmym7KO3AlWqeXqOA
[4]大学生心理健康家长手册,湖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往期精彩:
家长手册Ⅱ|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应对方法(4)
家长手册Ⅱ|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应对方法(3)
家长手册Ⅱ|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应对方法(2)
家长手册Ⅱ|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应对方法(1)
家长手册Ⅰ丨大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生常见心理困扰及应对方法(5)
(转载自“北京语言大学心理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