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王思琪 编辑:卜少萍 校对:章媛

几场秋雨终于把篮球场后的“小森林”焕然一新,披上深浅不一的黄色,而这学期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个多月。在以前的推送里我们曾经把目光投向了学校敞亮(……)的大澡堂子,所以这次也想写一点和大家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于是我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一个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宿舍。
我们都一样,外向亦或胆怯
小编今年大一,刚刚开始人生第一次的宿舍集体生活,很棒的是遇到了有趣的室友,每天开开玩笑互相吐槽或吹捧,整个宿舍一直在热恋。
我们的性格多种多样,各有不同,但代表性比较强的应该是活泼和安静。想来大家的舍友也不例外。
宿舍是我们在外求学时的小家,理应是个温馨有爱的小窝,是我们在遇到或有趣或困扰或难过或委屈的事情时可以倾诉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宿舍关系和睦与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这里,我们从心理学角度介绍一下这两种性格,从而帮助大家在宿舍里营造出舒适自由的生活氛围。
外向是性格类型的一种。
荣格按力比多[1]的活动方向,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和内倾。外向型(extrovert)的人通常感情外露,热情、活泼、开朗、善于交际、适应环境能力强。这些心理活动明显表露在外,倾向于外部世界的人被称为性格外向者。这些人往往心思单纯,直来直去,优缺点会很快暴露在众人面前,只要了解他们的个性便容易与之交往。
与活泼开朗相对的,当然是安静和沉默啦,我们的宿舍里,或许都会有不吵不闹安安静静的小伙伴,他们好像比较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喜欢独处。
这一类性格的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内向者(introvert)。
实际上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一样,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内向者。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Jonathon Cheek[2]和同事们把内向者细分为了四种不同类型,一个人可以由一种类型主导,也可能同时是几种类型的结合:
1. Social introvert 社交型内向者
他们倾向于与小群体社交,比起朋友数量,他们更追求朋友的质量,希望有少而亲近的密友。
2. Thinking introvert 思考型内向者
思考型内向者通常不习惯与他人分享对于事件的看法(喜好或厌恶),更偏向于内省、沉思、自我反思。
3. Anxious introvert 焦虑型内向者
他们常常在社交场合中感受到难堪、不自信以及痛苦而清晰的自我意识:总是执着于担心自己是不是冷场王、毁掉了整个谈话?别人会怎样看自己?
4. Restrained introvert 克制型内向者
这种类型的内向者倾向于在说话、行动前先思考,他们的做事方式缓而稳,打腹稿是日常,拒绝冲动。
这样看来不常与人交流的人不一定是喜欢不被打扰的环境,或者享受自己独处的乐趣,他们或许只是不知道该怎么主动开口,或者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沉默。
性格不合很多时候是我们在宿舍交往中为产生矛盾找出的借口,实际上导致矛盾的原因,很可能是不同性格之间的缺乏交流。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例子。
舍友A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心思比较简单,所以想着宿舍里大家的关系不错,常常擅自使用舍友的物品且忘记归还。舍友B是个心细如发的姑娘,在几次三番找不到自己物品后发现了舍友A的行为。但因为性格内向克制,她选择了忍住不说。然而矛盾日积月累,终于有一天,在寻找自己的物品无果后,舍友B爆发了与舍友A的争吵。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双方互相指责到感情彻底崩溃。最终舍友B搬出了原来的宿舍,这件事情才落下帷幕。但双方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缓和关系。[3]

不同的性格决定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与舍友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外向者往往能够很快对他人敞开心扉结交朋友,同时却也容易因为过于直接和简单而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或是给舍友们带来生活上的不便。而内向者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感受 或许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但这样会把负面情绪堆积起来,最后或许只是遇到一件小事,就会爆发出与舍友之间不可调和的战争。
故而外向者们与他人尤其是敏感的内向者们相处时,应当在保持热情的同时适当地把握分寸,以免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不适。而内向者们也应该思考自己沉默的原因,积极参与宿舍集体活动,尽量主动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让舍友们能够理解自己,从而和大家成为温暖的家人。
尊重差异,和而不同
温柔无伤害
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可以设想出一种比较和谐的宿舍关系:大家时不时一起吃饭,上课,偶尔也可以开上一场倾诉心声的的“卧谈会”,但在此之外,大家互相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给对方独立的空间,各自工作,不干涉对方的任何自由。不管在何时何地,都留给彼此距离。
相遇即美好,我们用真诚对待遇到的人们,大家一起生活,尊重差异,和而不同也各自独立,才是维持宿舍和睦与舒适的最终法宝。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与舍友好好相处,愉快地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图片来源:
图一摘自https://www.baidu.com/
图二摘自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
[1]力比多:力比多(libido)即性力。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它被称为:“力比(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包括性倒错者和儿童的性生活。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力量,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摘自百度百科:力比多)
[2]Jonathon Cheek:是目前美国研究人格心理特性的先驱之一。
[3]来自知乎回答
PS: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宿舍里温暖或不快的小事。(●°u°●)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