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学生心理协会

    疲劳症小测试和魅力鉴定----3月份手机报

    发稿时间:2013-06-20

    0319:【社会心理】长春盗车案-恶魔通常只是凡人: 即使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着一些穷凶极恶,泯灭人性的恶棍,让我们还是先来假设:不管是怎么样的人,心中一定都会有善的地方。就是犯罪嫌疑人周某,他也曾爱过,结过婚,有过自己的孩子。可惜在“人”这种生物的的“设置”选项里,处在犯罪的应激状态下,最不可能被激活的项目就是爱和宽容。犯罪状态下,人下意识的心理动作,是将加害对象“贬低”和“物化”。这种下意识加害对象的心理,就是减轻负罪感、维护自我形象的心理动作。

    除了上面所说的犯错时的常态心理,基因缺陷、环境和脑损伤,是分析杀人犯时常常提到的几种因素(详见TED演讲:什么造就了杀手?)。除此之外,他们还缺乏一种叫“同理心”的东西。同理心(empathy),又叫共情、神入、移情,是人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感同身受的能力,是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基础。同理心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本能的萌芽(年仅14个月的幼儿就会主动帮助成年人触拿物品;在为他人提供帮助与妨碍他人的成年人之间,婴儿明显地偏爱前者)。但这并不代表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做的足够好。犯罪者通常就是同理心没有得到很好发展的一类人。

     

    0321:【心理测试】疲劳症是早期是有信号的,你最近一个月有没有以下症状——

    01. 早晨懒得起床。

    02. 公共汽车开来了,也不想跑着赶上去。

    03. 上楼时常常绊到脚。

    04. 不愿与上级和外人见面。

    05. 写文章或报告时,总爱出差错。

    06. 说话声音细而短。

    07. 不愿与同事们谈话。

    08. 总拖着脸呆想。

    09. 过分地想喝茶或咖啡。

    10. 不想吃油腻的东西

    11. 很想在饭菜上撒着辣味的调料。

    12. 总觉得手脚发硬。

    13. 眼睛睁不开。

    14. 老是打哈欠

    15. 想不起朋友的电话号码。

    16. 把脚伸到桌上。

    17. 对烟酒过度嗜好。

    18. 不明原因的肥胖或体重下降。

    19. 容易泻肚子或便秘。

    20. 想睡觉,但上床后却不易入睡。

     

    结果分析:如果你回答两个“是”,说明疲劳是轻微的;如果有4点符合,就是中度疲劳,可以称为慢性疲劳了;如果你有6个以上的症状,那就是过度疲劳了,说不定已经潜在了疾病,必须引起注意。

     

    0326:【社会心理】央视“3.15”晚会,央视财经与新浪的互动合作本来衔接得天衣无缝,不料中途冒出个“大概820发”事件,在新浪微博话题榜上一瞬间成为最热门话题。在财经网等微博的快速跟进下,“大概820发”话题的风头一下子盖过了“315行动”,舆论风向也一下子出现逆转,从讨论“央视打假”变成了声讨“央视假打”。

    央视“3.15”晚会揭露的问题确实都是事实,那为何没能引起微博网友的共鸣,反而招致“央视假打”的骂声呢?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也包含很多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原理,这些原理很多时候左右着营销活动的成败,却很少有人去注意。

    社会心理学里的有个理论叫“逆反效应”:受众在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下,产生了与营销主体发出的信息和传播意图相反的心理倾向。上述社会心理一开始在网友中就广泛存在,但并没有爆发,先期微博上的舆论方向被“央视财经”和新浪各大资讯类帐号的强势宣传所左右。这就是传播学里所说的“沉默的螺旋”。

    营销者企图纠正根深蒂固的“错误思维”,若以“义正言辞”式正面进攻,往往适得其反,反遭受众“反话正说”式的恶搞解构、消解,产生“逆反效应”。

     

    0328:【心理测试】你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当你和异性到餐厅吃饭,对方点餐之后,你会

    A、选择相同的食物

    B、选择不同的食物,但价格和对方点的差不多

    C、不受对方的影响和价格的约束,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

    D、选择便宜的食物

     

    测试结果分析:

    A.选择相同的食物  修养好。你很注重别人的想法和感受,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有修养的人,但却显得有些做作,容易让人觉得虚伪。

    B.选择不同的食物,但价格和对方点的差不多  成熟。你已经表现得相当稳健,不会刻意逢迎他人,但仍会处处顾及他人的感受,让人感到温馨。

    C.不受对方的影响和价格的约束,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  聪明而张扬。你懂得用一种叛逆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另类来吸引对方的眼球,但当心适得其反。

    D.选择便宜的食物  纯朴,会持家。你很简单,一眼就能看透,你的朴实无华让对方有一种安全感,心有所依。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