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学生心理协会

    由昆明事件谈心理应对突发暴力事件

    发稿时间:2014-03-03

    在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恐怖事件,几乎成为所有朋友圈和微博的唯一话题。
    大量的媒体和个人通过网络直播现场的情况,各种声音表达对事件的情绪,有悲伤、有愤怒、有痛心、有不安。
    2011
    年,因为一直在关注人们对灾难事件的媒体报道的看法,做了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灾难图片对共情与助人作用的研究》,查阅过一些关于恐怖事件(如911袭击)或突发自然灾难(海底地震、汶川地震)相关的心理研究资料,下面是基于自己的研究给朋友们的一些心理建议:

    1.减少暴力或避免看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画面
    ﹣观看带有暴力、血腥成份的新闻现场图片会快速唤醒强烈的负性情绪,包括恐惧、不安、焦虑、悲伤等;这种低落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所以请不要在图片上停留太久;
    ﹣如果你有小朋友,尽量减少让他们看到这些些画面,只需要让他们了解事件本身,因为这些视觉冲击对小朋友的伤害可能更大。
    2.
    减少对恐怖事件的间接接触
    -
    减少刷新朋友圈/微博中的内容的频率;
    -
    长期通过间接地接触这些突发负性事件也会对你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
    如果你有朋友有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史,尤其需要提醒ta这一点。
    3.
    正常完成你手头上的事情
    -
    集中在你手头上需要完成的事情,会让你缓解消极的情绪;
    -
    如果你不是突发事件的处理者(比如医务人员、警务人员),请不要过多地焦虑和恐惧;
    -
    由于媒体的暴露+自媒体的传播,难免会陷入集体的情绪中,但关注当下也很重要。
    4.
    不要放大对别人的刻板印象
    -
    针对普通公众的暴力行为是个别人的行为,施暴者的群体属性,很容易被放大为对一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
    一些对群体属性的描述很容易让人对整个群体产生偏见。
    5.
    思考作为个人,应该如何行动
    -
    如果你在昆明,可以留意官方媒体公布的一些需要求助的信息,适当协助;
    -
    不要抱着猎奇的心态到事件现场或探访受害者,如果关心不适当,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行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