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导读】周一预告:说谎者 你的谎言穿帮了吗

发稿时间:2016-11-10

【导读】说谎者 你的谎言穿帮了吗

《说谎》

第三章

《谎言何以穿帮》

P28-P61

回顾已读

1.对谎言的定义作出了解释

2.详尽说明了人们常常使用的说谎方式
3.分析会导致谎言穿帮的破绽和说谎线索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新的章节吧!
现实中,很少有一种谎言能够维持得长久。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谎言容易穿帮呢?本章节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谎言穿帮的主要原因
1.拙劣的说辞
2.谎言中的情绪

2.1担心被识破的恐惧感

此点所占的篇幅最长,而且我想也是大家最难克服的一点。文中以《温家男孩》的相关情节作为事例,与现实中测谎仪的使用形成对比。

接着,作者通过叙述他所做的一系列实验,总结出天生的说谎家与不擅说谎者的异同。

此外,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即说谎的代价。文中华盛顿和飞机失事的事例亦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2.2说谎的罪恶感

说谎的罪恶感是指一种对于说谎本身的感觉,与法律上的有罪或清白无关,也与对说谎所要隐瞒的内容的罪恶感有区别。

从47页到57页作者运用各种事例,从辩证的角度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温家男孩》在这一点中又作为例子而出现,看来这部剧作还真的是研究说谎的好媒介,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最后,作者总结出了说谎的罪恶感最为严重时的八种情况,以此作为该观点的收官。这八种情况是:
1.欺骗对象并不甘心受骗
2.骗局完全是自私的,受骗者非但不会益,反会赔上不少于说谎者所得的损失
3.欺骗是不受特许的,并且人们所处的情境要求人们诚实
4.说谎者长时间未进行说谎实践
5.说谎者与欺骗对象享有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6.说谎者本人非常熟悉欺骗对象
7.欺骗对象轻易没有为人卑鄙或易受骗的缺陷
8.欺骗对象有理由并不指望得到真话,恰恰相反,说谎者已经着手赢得信心,让别人觉得自己值得信赖
2.3欺骗的快感
与前两者不同,说谎并不一定会产生消极情绪,也同样可能产生积极的情绪,这就是欺骗的快感。
欺骗的快感与自身的主观条件和受骗者的客观条件都有着很大的关联。从57到61页作者则论述了这一现象。
最后,作者同样总结了使欺骗的快感达到最大时的三种情形。而这三种感官:恐惧感,罪恶感,快感都能表现在表情,声音或身体行为之上,无法隐瞒。
而如何根据言辞,表情,声音和身体行为来探查谎言,则是接下来两章的内容了。

以上是本章的内容构成,希望大家阅读愉快!欲知抓谎线索,敬请期待下一章《言辞、声音、身体行为与谎言》!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