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心分享】再见吧,谎言君!

发稿时间:2016-11-10

      这两个错误很难完全避免,因此必须慎重考虑误判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要怎么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呢?以下的     几个tips请你收好:
一,精确解读说谎的行为信号    
二,更好地了解发生在判断过程中的错误的本质    
 
       以上所说的抓谎陷阱与预防措施,基本上只限于嫌疑人知道自己被怀疑的情况。而说谎已受到怀疑,嫌疑人却不自知,对抓谎者来说有得也有失。受骗者如果让说谎者知道自己已经起了疑心,是否会使说谎者比较容易犯错,这个问题显然无法预测。对于嫌疑人如果不知道自己被人怀疑,是否对抓谎者较为有利,还有另外两个难题,也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
       第一个难题是,抓谎者可能没法选择,受骗者想隐瞒自己的怀疑,但所面对的情况可能并不允许,就算情况允许,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靠说谎来抓谎。第二个问题更麻烦,抓谎者企图隐瞒自己的怀疑,很可能自以为隐瞒得很好,其实徒劳却不自知。
       表明怀疑能获得的一项优点,就是可以避免陷入具有太多不确定性的泥沼。受骗者如果表明自己的怀疑,还有另一项优点,就是可以进行所谓的“犯罪知情测试法”。犯罪知情测试法可以改进测谎仪的准确度。它的优点是无辜者被怀疑说谎所感受到的情绪不会影响测试结果。遗憾的是,这项很被看好的技术,迄今为止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研究以确认其准确度。但同时犯罪知情测试法并不是万能的,比如在犯罪侦讯以外的地方,犯罪知情测试法就完全派不上用场。
       解读说谎行为线索的预防要点有十种,本章的最后也给我们详细列了出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